調節池池底防滲施工工序及碾壓方法
調節池池底防滲主要施工內容包括:池區土方開挖、圍封回填、改性砂質粉土防滲層、土工布鋪設、HDPE膜鋪設、原土回填、生態連鎖砌塊安裝。
調節池池底防滲施工工序如下:基底處理→1m厚改性砂質粉土防滲層攤鋪碾壓→底層長絲無紡土工布鋪設→HDPE膜鋪設焊接→上層長絲無紡土工布鋪設→0.8m厚中細砂保護層攤鋪碾壓→護底生態聯鎖砌塊鋪砌調節池池底防滲施工需土方開挖,機械開挖至距基底高程20cm時,為避免擾動原基采用人工清基。開完至設計高程后,經推土機整平,控制高程高于設計開挖底高程50mm左右,使用22T振動碾碾壓,壓實后無粘性土相對密度不低于0.65,粘性土壓實度不低于94%,地基承載力不小于120kPa。
根據設計要求,部分區域需采用改性中細砂回填,待改性中細砂回填至調節池池底防滲施工高程后,進行壓實度檢驗,地基承載力不小于200kPa。
改性土拌和采用廠拌法。用于拌制改性土的土料為本工程開挖土方中經檢測合格的砂質粉土,采用WCB800型改性土拌合系統將砂質粉土與42.5硅酸鹽水泥拌合均勻,不合格的改性土半制品不得用于工程填筑施工。拌合完成的改性土,及時運至攤鋪現場,以保證改性土的性能。改性土采用密封自卸車運輸至填筑工作面,防止遺撒、揚塵,并減少運輸環節含水量損失。
改性土填筑由基坑最低處開始填筑,由低到高分層分區域水平鋪筑、整平、碾壓施工。改性土的鋪設在基礎處理達到設計要求的壓實度后進行。
為保證改性土的性能,填筑完一個碾壓區域后,立即進行碾壓。碾壓采用22t平面振動碾碾壓,碾壓速度控制在2km/h范圍內,采用前進振動后退靜壓的碾壓方式。具體碾壓方法及各項碾壓參數均按照碾壓試驗所得參數控制。碾壓層間需根據天氣和層面干燥情況,灑水濕潤。碾壓作業要做到無偏壓、無死角、無松散等現象。
易漏壓或機械碾壓不到的區域,由人工采用蛙夯或沖擊夯等小型設備夯實,夯跡雙向套壓,夯壓夯1/3,行壓行1/3,夯夯相連,不漏夯。碾壓結束后,用環刀法取樣檢測壓實度,符合設計要求后方可進行下一層的填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