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滲墻截水施工技術方案比較
方案一是水下開挖,池體大部分為粉砂,水下開挖容易出現流砂等現象,因此池體縱向體型難以控制。水中拋填土厚度為1.00m厚,連續性難以控制,由于防滲壤土工程量大,因此還需要增加土料場的征地費用。開挖土料含水量高,難以成型堆放,開挖料運輸困難,開挖機械需采用特種機械(長臂式反鏟挖掘機)。
方案二是采用防滲墻體,屬人工防滲材料,施工工藝要求較高;開挖前先進行湖周防滲,阻止外水內滲,池區采用明溝和井點相結合抽排地下水,對于抽水不能間斷,有一定排水量,可實現干地施工。防滲墻防滲效果好。但防滲墻施工難度大。
方案三施工期間,先在四周挖截滲溝,池區采用明溝和井點相結合抽排地下水,對于抽水不能間斷,排水量較大,可實現干地施工。從工程施工方面看,方案一壤土用量大,需增加土料場面積,且水下開挖,水中拋填土,工程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差。方案二先進行防滲墻施工,池內需降水,可實現干地開挖,不需另找土料場。方案三需要一定降水費用,可實現干地開挖,不需另找土料場。因此,方案二和方案三優于方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