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滲處理技術在水利施工過程中的有效應用策略
1.高壓噴射灌漿防滲技術
高壓噴射灌漿防滲技術的原理是通過高壓裝置將配制好的混凝土材料噴射到土體內,使混合漿液與內部土粒凝結融合形成穩定的抗滲結構體,從而起到有效抗滲作用。高壓噴射灌漿防滲技術的優點在于能夠有效提高原有土體與填充漿液之間的結合度,從而起到抗滲效果。同時高壓噴射灌漿防滲技術的整體應用成本與傳統加固技術相比更低,具有施工工藝簡單、操作便捷等優勢,因而近年來在水利項目施工中的頻率非常高。
高壓噴射灌漿防滲技術的施工流程包括材料配制、鉆孔、灌漿、檢驗四部分。首先施工單位需要根據設計方案選擇適合的材料配制化學漿液,本工程中使用的化學漿液為硅酸鹽水泥漿液,采用P.042.5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氯化鈣和三乙醇胺試劑等速凝劑混合攪拌制成。在配制好混合漿液后即可進行鉆孔施工,按照設計方案選取適合的點位做好標記,使用高性能鉆頭按照點位向內鉆進。鉆孔結束后還要對孔洞進行清潔,采用高壓裝置對孔洞進行噴水沖洗,確??锥吹撞繜o任何泥沙、雜質殘留,在沖洗結束后需要進行沉渣厚度檢測,確保沉渣厚度符合施工要求標準。在清孔過程中保持水流壓力適宜,并在沖洗結束后檢查內部孔洞是否存在裂縫,確認無誤后即可將配制好的混合漿液放置在高壓噴射裝置內并噴射到縫隙中,等待靜置后檢測結構穩定性,滿足要求后即可完成抗滲灌漿施工。
2.防滲墻施工技術
防滲墻是水利工程常見的抗滲結構,主要起到防水、防滲透、支護等作用。防滲墻主要使用黏土材料制成,建設防滲墻前需要對黏土材料質量進行精確檢查,確保黏土材料壓實度在95%以上、含水量不能超過20%。本工程抗滲墻選定深度為30cm、寬度為40cm??節B墻施工時容易出現局部部位抗滲性不足的問題,導致出現滲透現象,因而在施工中可以額外使用高位噴射灌漿技術進行加固處理,從而提高防滲墻的抗滲透性能。
本工程采用多頭深層攪拌水泥土成墻技術進行施工,施工前首先根據施工方案對攪拌樁點進行定位,并安排施工設備進場抵達指定位置,對設備和樁點進行定位校準,務必保證縱向、橫向誤差和垂直度均在5mm以內。確認無誤后將設定好的攪拌樁通過焊接方式進行固定,并在固定時將樁機軸線與設定抗滲墻軸線保持重合。多頭深層攪拌水泥土成墻施工時需要注意,務必保證施工面寬度在4m以上,設定溝槽寬度在0.8m以上,深度在1m以上。鉆孔后清潔后將水泥漿液注入孔洞中,并將準備好的樁體插入孔洞,樁體間距按照抗滲墻的整體寬度和厚度決定即可。完成樁體安裝后還要進行搭接施工,搭接部位選擇的混凝土型號至少應當比抗滲墻混凝土型號更高,由于搭接部位出現滲漏的概率較高,因而除提高混凝土質量外還需要額外設置止水帶,避免搭接部位出現滲水現象。
3.抗滲材料處理技術
水利工程常用抗滲材料包括聚氨酯材料、抗滲混凝土和防滲膜等,聚氨酯材料具有較強抗水性能,將聚氨酯材料均勻噴涂在水利設施表面能夠形成一層防水膜,從而起到防水效果。而抗滲混凝土與傳統混凝土材料相比具有更好的抗滲透性能,抗滲混凝土的抗滲等級在P6以上,在制作時通過改變混凝土材料的密實度、孔隙結構從而提高抗滲性能。通常在抗滲混凝土的制作中往往適當加入一定量的外加劑,外加劑具有低堿、低水化熱等性能,能夠有效提高抗滲透能力。防滲膜同樣是水利工程施工的重要材料之一,將防滲膜通過高壓噴涂的方式涂抹在水利設施表面能夠有效起到防水效果, 同時通過防滲膜還能夠對設施表面的缺陷和裂縫加以修補,從而保證水利設施的完整性。但防滲膜存在使用壽命短、容易損壞等問題,因而采用防滲膜作為抗滲方式時需要定期養護,確保防滲膜質量合格。
4.混凝土抗滲施工技術
混凝土作為水利工程施工中最主要的施工材料,在配制時需要加強抗滲處理,選擇品質合格的材料保證抗滲性能滿足要求。對于混凝土材料的穩定性和強度具有重要影響,因此施工單位要對混凝土材料配制原材料進行嚴格把控,混凝土制作中使用的水泥、骨料、粉煤灰、砂礫等各項材料都需要經過嚴格審查,從根源上解決混凝土材料的質量問題。例如在配制時可選擇硅酸鹽水泥作為原料,以此來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滲性和抗裂性,同時在配制中可適當加入膨脹劑,避免在后續澆筑、養護過程中產生裂縫影響混凝土自身抗滲性能?;蛟谂渲茣r加入適量引氣型外加劑,在混凝土內部生成大量氣泡,阻斷混凝土內部毛細管通路起到抗滲效果。